自世界衛生組織26日將新冠變異毒株Omicron(奧密克戎)列為“需要關注”的新冠毒株后,全球各國高度關注此毒株的擴散情況,截至目前,已有至少9個國家及地區報告在境內發現奧密克戎感染病例。
針對南非新冠變異毒株Omicron(奧密克戎)的危害,鐘南山、吳尊友、張文宏三位專家在11月28日發表了自己的最新研判,而他們三位觀點的共同核心就是“有待觀察”。
鐘南山院士:要加強對南非等國入境人士的防控
11月28日,鐘南山院士在出席中國罕見病聯盟呼吸病學分會第一屆全國會議時,給出了他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判斷。
鐘南山院士表示,Omicron變異株傳播速度快,變異株很新,雖然分子基因檢測發現,它在受體結合部位有比較多的變化,但是它有多大的危害性、傳播會有多快、會不會使疾病更加嚴重,以及是否需要針對它進行疫苗(研發),還要根據情況來判斷。
他認為,Omicron變異株的危害性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判斷,需要隨時注意,但是現在還不會采取比較大的行動。他提醒,目前我國主要的應對措施,是對南非有關地方來的人員進行防控。
吳尊友:今冬明春流行毒株主要是德爾塔,應堅持常態化防控
11月28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出席“《財經》年會2022:預測與戰略”時表示,今冬明春流行毒株主要是德爾塔,南非變異毒株奧密克戎能否發展成為主導毒株,需要進一步密切觀察。
他介紹,南非的變異毒株是一種新的變異毒株,變異位點達到了32個變異位點。根據數學模型顯示,奧密克戎的傳染性比德爾塔還強,但不管怎么變異,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公共衛生措施對所有變異毒株都是有效的。
吳尊友表示,人和人的交往是傳染病流行的最主要方式,如果這群毒株在一個地方流行,而該地和社會的交往相對有限的話,它很難成為全球的主導流行毒株,另外,如果一開始發現這種毒株并把它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它也不可能成為全球的主導毒株。
吳尊友強調,對于奧密克戎未來的發展,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現在大家不必過分擔心,只要堅持常態化防控的措施,就能夠防止奧密克戎毒株的流行。
“基于科學與團結,我們可以應對德爾塔,也能應對奧密克戎。”11月28日,針對近日在南非發現的新冠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張文宏醫生在微博上發表了他的觀點。
張文宏表示,南非這次病毒株序列公布的總量不多,需要再觀察未來兩周更多的數據和實驗室數據才能精準判斷。
他認為,這次南非的變種病毒出現有偶然性,但是是否會對目前的初步建立的脆弱的人群免疫構成威脅,需要兩周左右的觀察時間。
“我認為對中國目前還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中國目前的快速響應與動態清零策略是可以應對各種類型的新冠變種的。新冠病毒再變,還是新冠病毒。中國目前處于動態清零策略所贏得的戰略機遇期內,正在加速構建下階段應對常態化抗疫所需要的科學支撐,包括形成足以支撐世界開放的有效疫苗與藥物儲備,以及公共衛生及醫療資源儲備。基于科學與團結,我們可以應對德爾塔,也能應對奧密克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