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變異株導致的新冠等同于大號的流感?本輪疫情有何特點?防控的重點和難點在哪個環節?來看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的回應。
新冠等同于大號流感?定論為時尚早
目前一些公眾和學者提出奧密克戎變異株導致的新冠等同于大號的流感,針對這樣的說法,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下此結論為時尚早。
梁萬年:因為它的傳播力、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是比普通流感要高的,可能是對某一個個體來說,他得了病出現重癥或者其他情況的概率在下降。但是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它的傳播力快,短時間內的感染率高,所受感染人群的絕對數就大。在感染的人群當中,重癥和死亡的發生絕對數就會高,這種高對一個社會,對一個區域,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大的危害,所以從個體的思想怎么走向群體的思想,這一點非常重要。
梁萬年表示,雖然新冠病毒的危害仍然不容小覷,但值得高興的是,在和它斗爭的過程當中,人類隨著科技的發展逐漸也在掌握一些有效的“武器”。另外,中國通過兩年多來的抗疫實踐,人民已經形成自覺參與抗疫,作為抗疫主人翁的意識和行為,良好的健康素養逐漸養成,這些都是我們戰勝疫情的希望。
點多面廣頻發奧密克戎對切斷傳染源帶來挑戰
當前我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出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梁萬年介紹,這是由于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性所導致的。
梁萬年說,從最早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到今天的奧密克戎變異株,新冠病毒的傳播力在快速增加,隱匿性不斷增強。從奧密克戎的傳播特點看,最重要的是給傳染源的發現和管理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梁萬年:因為它的無癥狀感染比例較高,同時它的輕癥比例也比較高,所以它傳播起來的隱匿性就比較強。再加上它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播途徑容易實現,人口流動在逐漸地增加等等這些要素,很容易從一個人群走向另一個人群,甚至從一個國家走向另一個國家。
我國現有措施有效遏制疫情上升勢頭
近段時間,多地采取居家辦公、禁止人員流動、線上教學等措施遏制疫情蔓延。梁萬年認為,和國外感染病例呈現“指數級”上升不同,我國的疫情防控措施已經起到了作用,病毒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梁萬年:從全球的視角來看,在很多國家,都是短時間內疫情快速的上升,而且這種上升的勢頭不是一種緩慢地上升,是陡峭式的上升,甚至我們學術上說指數式的上升。我們經歷了這一段時間,雖然說多點出現了散發病例,甚至是局部的聚集疫情,但是整個的上升勢頭不是指數性的,這個恰恰就是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干預措施,遏制了它上升勢頭,所以必須要有自信。
梁萬年:各級政府和專業機構一定要知道,一旦出現疫情,必須快速地出手,你就可能很快把它扼殺在萌芽狀態,怕的就是猶豫,怕的就是僥幸心理,病毒和我們在較量,和我們在賽跑,我們就必須拿出這種精神和態度去控制它。
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應互補協同
最新發布的第九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在核酸檢測基礎上,增加抗原檢測作為補充。多地的線上線下平臺已開始銷售。梁萬年介紹,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根據特點有效地互補協同,有利于提高我國疫情防控“早發現”的能力。
梁萬年:過去我們主要用核酸檢測,主要是考慮核酸檢測它的敏感度、特異度都比較好,查出來陽性的概率和準確性要比抗原是要精準的。但是它也有缺點:需要專門的設施、專業的人員來做,所以執行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會耗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而抗原檢測恰恰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或者缺陷。但是抗原檢測的缺點是敏感度和特異度,也就是我們老百姓常說的準確度不如核酸檢測。把這兩個進行有機結合,取長補短,就可以極大提高我們對傳染源、潛在傳染源的發現效率和概率。
梁萬年強調,抗原檢測由于是自己操作,所以一旦發現陽性,必須要經過核酸檢測復核和確診。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的應用如何劃分和界定,下一步也要明確和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