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4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10月22日至28日在杭州舉行。中國代表團共有439名運動員,參加全部22個大項的比賽。其中硬地滾球國家隊目前在廣州市殘疾人體育運動中心集訓,10月16日將出發(fā)前往杭州,進駐亞殘運村備戰(zhàn)。記者13日專門前往探營,帶大家認識三位廣州籍運動員,鄭遠森、楊貝貝和林細妹。
在體育館內(nèi)7名即將出征亞殘運會的國家隊運動員,分4個組進行訓練。本次出征杭州亞殘運會,共有15人。其中領(lǐng)隊1人、教練2人、運動員7人,還有工作人員、隊醫(yī)、和兩名BC3級協(xié)助者。運動員中,來自廣東的有4人,占了參賽運動員的一半以上,其余來自重慶和北京,將參加從BC1級至BC4級的9個小項的比賽。
來自潮汕的衛(wèi)冕冠軍組合
在BC4級的訓練場地,記者見到雙雙身穿紅色上衣、代表廣州籍運動員的鄭遠森和林細妹,他們都來自潮汕地區(qū),搭檔奪得2018年雅加達亞殘運會BC4級的雙打冠軍。
其中“大師兄”鄭遠森來自汕尾,2009年開始練習硬地滾球,一年后馬上在2010年廣州第一屆亞殘運會上,勇奪金牌。在國內(nèi)外的賽事中多次取得冠軍,2018年獲得硬地滾球世界錦標賽個人冠軍,是世界硬地滾球?qū)玫拿麑?。他先后參加過3屆殘奧會,今年是他第四次參加亞殘運會,他希望在家門口的比賽,都不讓冠軍旁落。
性格爽朗的林細妹來自揭陽,是一名95后。2012年開始硬地滾球訓練,也參加過2屆殘奧會,2屆亞殘運會,在上屆2018年雅加達亞殘運會,勇奪個人和雙打賽事“雙金”。與鄭遠森不同,她談到家門口作戰(zhàn),比較緊張,多次提到希望家人千萬不要到現(xiàn)場,否則她有可能發(fā)揮不穩(wěn)定。青春的氣息洋溢在她的笑臉上,與每次堅定出手的果斷冷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她表示,因為疫情的原因,過去幾年都沒能出國比賽,對國際上的水平發(fā)展有一定陌生。
不久前在波蘭舉行的硬地滾球挑戰(zhàn)賽上,她甚至出現(xiàn)一點“怯場”。回到國內(nèi)后,她與教練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通過反復練習和適當?shù)男睦碚{(diào)整,目前非常期待在杭州的亞殘運會上,重新找到比賽節(jié)奏,力爭衛(wèi)冕。
除了普語、粵語,潮汕方言也成為他們在比賽中的“獨門秘技”。“例如中國香港隊是獎牌有力競爭者,他們能聽懂白話,我們交流戰(zhàn)術(shù)的時候就用潮汕話。”鄭遠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了這個小秘密。
亞殘運初體驗 貝貝與何麗萍
硬地滾球的參賽選手,多為腦癱患者、患有肌無力等病癥肢體殘障人士。根據(jù)殘疾程度分為4個級別,其中BC1、BC2級為腦癱, BC3、BC4級為嚴重軀體功能障礙或肢體殘缺,數(shù)字越大、程度越輕。
在BC3級訓練的場地,我們見到了楊貝貝和她的協(xié)助人員何麗萍。貝貝今年25歲,因為腦癱她平時說話吃力、肢體不能自控,但她是全國冠軍。
因為上肢行動嚴重受限,貝貝不能做拋球的動作,和她面對而坐的何麗萍,就成為她這四年來的冠軍之“手”。每次的出球前,貝貝通過語言和手勢與何麗萍不斷溝通,調(diào)整角度和出球的高度,貝貝負責最后一“戳”。
紅球自由滾落,精準落點擊打或貼近目標白球,獲得最好的效果。由于不能“親力親為”,因此每一次的出球,對貝貝來說都是一次復雜的“計算題”。角度、線路、摩擦力、勢能、動能...貝貝的大腦,就像一臺計算精密的電腦。每次目標球的位置以及場上形式的不同,都是一道全新的題。但要爭取每次都拿滿分,只有日積月累的不斷演算和演練,這也是楊貝貝和何麗萍的“冠軍之路”。
硬地滾球的球分兩種,擊打球和貼近球,也叫硬球和軟球。硬球表面堅硬,摩擦力小,經(jīng)過滾動專門擊打?qū)κ值那?,類似與冰壺比賽。軟球表面較軟,內(nèi)里填充沙子,有點像沙包。
為了讓每次出球都能盡可能地達到預想的滾動效果,何麗萍都會將軟球反復搓圓,再放上球架。在與貝貝采訪中,盡管貝貝很用力地回答,但由于臉部痙攣,發(fā)音一般不太清晰連貫,普通人聽起來有點費勁。但長年累月共同生活形成的默契,這對搭檔基本做到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就能配合得“天衣無縫”。
何麗萍接觸硬地滾球時間不長,只有不到4年,但這四年全部都是和楊貝貝在一起。當然也陪伴她一起分享人生的高光時刻,2021年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上,連奪硬地滾球個人賽BC3級金牌、雙人賽BC3級金牌。何麗萍說,她從一名普通人,到以一名運動員身份站到全國比賽最高領(lǐng)獎臺,是做夢都沒想過的事。
杭州亞殘運會是楊貝貝和何麗萍初登洲際大賽舞臺,貝貝說自己非常興奮也很期待,她會帶上一只維尼熊踏上這次杭州亞殘運會之旅,因為維尼熊給她的感覺是,很單純。當記者問到她最希望發(fā)生的一幕是什么,她用盡力氣地告訴記者,“在賽場上升起五星紅旗和響起國歌。”
寧愿犧牲競技優(yōu)勢 也希望看到他們更健康
譚巍麟,是中國硬地滾球隊的教練。2002年第一次接觸到硬地滾球,也是該項目的最早一批內(nèi)地教練員。他說硬地滾球運動不僅是一項體育比賽,對于腦癱患者鍛煉肌體能力、增加協(xié)調(diào)性有很好的幫助?!坝械倪\動員,練著練著運動能力得到恢復提高,只能從BC1降級到BC2,這樣就失去了他的優(yōu)勢?!钡T巍麟說,教練員不能為了比賽而比賽,看到他們越來越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未來希望能讓更多腦癱、重癥肌無力患者參與,通過運動變得健康。
對于參加杭州亞殘運會,譚教練說還是有點壓力。一方面是過去幾年缺少國際參賽經(jīng)歷,對隊員心理或多或少有影響,因此他們除了日常訓練,還會請心理醫(yī)生為隊員們輔導。另一方面,廣東作為硬地滾球的強省,為國家輸送不少有實力選手,除了亞殘運會,接下來更重要的是明年的巴黎殘奧會。目前由于參加國際比賽比較少,積分遠遠落后。因此亞殘運會不容有失,同時力爭年底12月份的亞大區(qū)錦標賽的直通資格。硬地滾球比賽,將在10月23日開幕后首個比賽日舉行,譚巍麟希望此行杭州,希望能開個好頭,也為來年的巴黎殘奧會,打下堅實基礎(chǔ)。
掃一掃,關(guān)注廣東殘聯(lián)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