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十月,中國進入“亞運時間”。亞運會、亞殘運會接踵而至,為世界呈現精彩的體育盛宴。
10月28日晚,杭州第四屆亞殘運會將舉行閉幕式。本屆亞殘運會吸引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200人參加,其中運動員近3100名,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
中國代表團交出了亮麗的答卷,在賽場上的表現振奮人心。昂揚的斗志、頑強的精神、蓬勃的生命力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心相約,夢閃耀”,短短六個字,道出運動員們跨越山海、奔赴夢想的堅定與不屈。他們每個人都有一段自強不息的故事,在命運的主場,他們都是winner。
“水中飛魚”
10月26日上午,杭州亞殘運會女子100米蛙泳SB6預賽,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賽場上,現場不少觀眾高喊出她的名字:“錢紅艷,加油!”
或許你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但她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稱呼——“籃球女孩”。
20多年前,一個女孩用半個舊籃球行走的照片,感動了無數人。照片上的人,就是錢紅艷。
如今倔強而清澈的笑臉依然清晰,平添幾分堅毅和成熟。人們再見時,她已站在世界級的比賽場上,多了一重身份——杭州亞殘運會中國代表團游泳運動員。
一頭扎進水中的錢紅艷,像飛魚一樣沖出去,留下漂亮的水花。為了能在水中控制方向、游動自如,錢紅艷沒日沒夜地練習仰臥起坐、俯臥撐,從不叫苦叫累。
就是這樣的錢紅艷,在2009年云南省第九屆殘運會上,一舉奪得3枚金牌;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殘奧會,獲女子100米蛙泳比賽第九名;2019年天津殘運會,收獲S7級女子游泳400米銅牌;直到這次站上杭州亞殘運會的舞臺,盡管排名第9止步預賽,卻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錢紅艷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任何突破都是從無到有,只有大膽想象、超越自我設限,才能創造歷史。
“科比男孩”
10月19日,在男子輪椅籃球比賽現場,身穿9號球衣的秦旭磊成為全場焦點。他一人拿下17分,助力中國隊取得開門紅。
秦旭磊(中)
2013年,13歲的秦旭磊在《開講啦》節目中見到了偶像科比,他在現場表達了自己的愿望:“我現在是一名不太專業的運動員,但是我想接受你的訓練,哪怕是凌晨四點(科比曾說‘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激勵人們要早起努力)。”
科比聽到他的經歷,向他豎起大拇指,還微笑著輕拍秦旭磊的肩膀,擁抱他,教他投籃的姿勢,并在籃球上簽了名:“帶著愛,為挑戰而活(live to challenge with love)。”
這句話帶給秦旭磊極大的鼓勵,對秦旭磊而言,科比不僅是籃球路上的領袖,也因他的精神指引自己一路前行。
亞殘運會賽場上,三分球是秦旭磊的拿手好戲,他也憑借這手“絕活”,多次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這不禁讓人想到10年前,秦旭磊面對記者許下這樣的愿望。“我想參加中國輪椅籃球隊,去參加殘疾人奧運會。怎么才能加入啊?是不是把籃投準就行?”
當時,秦旭磊的父母原本以為孩子是一時興起,沒想到,秦旭磊的“投準”,是一球一球地練,春夏秋冬地投,把自己“投”到了亞殘運會。10月27日,亞殘運會男子輪椅籃球比賽正式收官,中國隊獲得第四名的成績。
現在,秦旭磊的努力有了更具體的方向,亞殘運會結束后,他為自己設下更高的目標:向殘奧會發起沖擊。“我會一個臺階一個臺階,一步一個腳印去努力。”
每一項新紀錄,每一枚獎牌背后,都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夢想。
“滾動人生”
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曾說:“殘疾人運動是喚醒人類良知的運動。”人們總是從這種對生命的共情中,分享人類挑戰極限的喜悅,收獲一次又一次感動和來自心靈深處的觸動。
本屆亞殘運會賽場上,不乏廣東運動員的身影。此次廣東派出了8名教練員、10名工作人員、53名運動員,參賽人數創下歷屆亞殘運會之最。這其中,來自廣州的硬地滾球運動員楊貝貝,首次參加亞殘運會就拿下了一枚金牌。
奪冠后,楊貝貝將雙手高高舉過頭頂,向觀眾席比了一個大大的愛心,一如兩年前站在全國第八屆特奧會領獎臺上。
楊貝貝比心
“她雖然無法控制自己的表情,但知道如何表達心中的愛。”身患腦癱的楊貝貝說話吃力、肢體不能自控,但她的笑容,溫暖了賽場的每一個人。
在成為運動員之前,楊貝貝是廣州康復實驗學校的一名普通學生,她熱愛讀書、熱愛寫詩、熱愛攝影,是個愛好廣泛的“文藝青年”。2016年,廣東省硬地滾球隊來選拔運動員,楊貝貝成功被選中。但當時“自理能力信心為零”又自卑的她,內心卻對自己感到懷疑。
硬地滾球這項運動規則和冰球有些相似,既考驗球路部署,也需要精準控制軌道和出球點,才能保證每一次投球有效。楊貝貝對自己沒有自信,她的肌肉總是不聽使喚,有時還難以順暢地說出自己想法。這樣的自己能行嗎?
“去吧,去嘗試一下不同的人生。”媽媽的鼓勵,讓楊貝貝邁出第一步。訓練5個月后,楊貝貝參加硬地滾球全國錦標賽,首次比賽就拿到了冠軍。在2021年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楊貝貝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將兩枚金牌收入囊中。
在這個過程中,有高潮,也有低谷;人與人之間的愛與信任,讓她始終堅持。
“硬地滾球就是我生命的一束光,它讓我找到了自我價值。”在楊貝貝看來,她的生命還有很多可能。
亞殘運會賽場的精彩,遠不止競技體育帶來的魅力,更有直擊人心的暖心時刻——
“這是一種意外的幸福。”
伊朗“手槍女王”薩雷赫·賈萬馬爾迪帶著3個月大的寶寶一起上臺領獎,嘉賓將銀牌套在寶寶身前,還特地送上“吉祥物”飛飛。溫馨一幕,萌翻全場。
“這是我爸爸的第27塊金牌!”
在場地自行車混合團體競速賽中,由李樟煜等人組成的中國隊獲得金牌,并打破亞殘運會紀錄。奪冠后的李樟煜奮力奔向兒子,那一刻,父愛的光比金牌更耀眼。
“他從我的領跑員變成了我的拉拉隊。”
在田徑女子100米T11級決賽,運動員劉翠青有兩位領跑員。身邊的是陳圣明,帶領她以打破紀錄的成績奪冠;看臺上的是徐冬林,雖然因傷退賽,但依然堅定地為她加油吶喊。
有很多人鐘愛看亞殘運會,不僅看比賽、看對抗,也更關注一個個生命如何向陽而生。
“桂花開時來杭州。”熱血與勵志并存,激情與溫情同在。這是本屆亞殘運會帶給我們最大的感動。
致敬,每一個不平凡的你!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