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社區精神康復綜合服務中心(簡稱精綜)是廣州市、區殘聯通過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的方式,為有精神康復需求的對象提供康復訓練、心理疏導、事前預防、危機介入,實時支援、個案跟進等專業社工服務的平臺。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廣州市各級殘聯發揮“精綜入社區”“直接服務殘疾人”的優勢,將黨史學習教育延伸到精綜工作的每一個角落,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體現在工作成效中,打通學黨史辦實事的“最后一米”,切實提高黨史學習教育實效。
黃埔精綜創新學習載體,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亮點。黃埔精綜組織黨員積極參與線上學黨史活動,并在黨史知識競賽中獲得“最強黨支部”的榮譽稱號;積極參與街道級“‘四史’故事我來講”演講比賽,獲得良好成績;帶領精神康復者參觀廣東博物館、黃埔軍校、辛亥革命館等“家門口的紅色學堂”,了解中國革命歷史,感受我國科技發展實力;帶領精神康復者制作黨旗、重溫黨史故事、制作旗袍、重溫中國歷史文化;與企業共建,為精神康復者家庭組織捐贈及探訪活動。
海珠精綜社工志愿服務進社區,黨史學習深入民心。海珠精綜社工學史踐行,積極開展“健身健心·你我同行”精神健康社區宣傳活動,向社區居民普及精綜服務內容、精神康復者危機事件處理、精神健康急救等方面內容,吸引了50余名居民參加。同時,黨員社工牽頭組建了精神康復者志愿隊,在各個社區向居民倡導“關注精神康復者生活狀態,共同營造良好康復環境”,并幫扶海珠區的困境精神康復者,開展陪護就醫、協助取藥、義修義剪、居家清潔、愛心送餐等活動,強化精神康復者及其家庭的社會支持網絡。
越秀精綜把黨史學習與日常服務相結合,積極響應“我為群眾辦實事”。越秀精綜成立了黨史學習小組,自3月起自主開展“學習中共黨史、牢記初心使命”主題活動,黨員們關注“共產黨員”公眾號,天天讀黨史,適時進行交流討論。黨員社工帶領精神康復者及其家屬,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到廣州的農講所、黃花崗等紅色景點參觀學習,并對有需要的精神康復者進行上門關懷,以不同的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從化精綜重溫黨史,追尋紅色足跡,走進學校與青少年互動。從化精綜黨支部組織康復者到風云嶺公園學唱紅歌,開展“尋找黨史地圖”活動,提升他們對黨和國家的榮譽感。同時,4月30日,從化精綜工作人員還走進了江埔街禾倉小學,為四年級學生開展“心成長——青少年心靈解碼行動之情緒解碼”活動,協助引導學生識別好情緒或壞情緒,并學習情緒表達的方法,增強他們對精神康復者的了解。
番禺精綜積極營造“黨的盛典、人民的節日”濃厚慶祝氛圍。4-5月,番禺精綜開展了超過4場黨史教育大型專題活動,組織精神康復者與家屬參觀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觀看黨史影片、體驗穿越滴水巖,并組織舉辦文藝匯演、紅歌才藝大賽等活動。
增城精綜凝心聚力、蓄勢待發,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增城精綜充分發揮本地紅色資源優勢,以團建的形式走進鄧山村學“黨史”,參觀黨史學習基地,感受在黨的領導下,鄧山村如何逆襲成為美麗鄉村。
花都精綜學黨史,探紅跡,不斷促進服務。3-5月,花都精綜組織全體工作人員、部分康復者及家屬,開展了黨課宣講、祭掃革命烈士陵園、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幫助大家重溫黨的知識和黨史人物。
白云精綜分層次、精準化開展黨史教育,顯著提升辦實事效果。白云精綜組織26名轄區黨團員義工,與精神康復者共同完成黨史學習團隊任務;與白云精康醫院進行黨建共建,邀請黨員醫生為精神康復者提供專業的醫療支持服務;組織康復者及家屬到廣州老城區、華南植物園、動物園、百萬葵園等地出游,一同感受在黨的領導下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