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樟柱,出生于1941年11月,江西省德興市人,1960年3月入伍,1964年意外負傷致使左眼失明,右眼視力降為0.04。1968年退伍后婉拒部隊的療養待遇,回到江西德興老家駐守龍頭山革命烈士紀念館,至今已有51年。
“出了房間門,下兩級臺階,前行20步左拐走35步,再上四級臺階,就到了紀念館大門。”江西省德興市龍頭山革命烈士紀念館門前,雙目失明的程樟柱身著紅軍服,拄著盲杖,邊走邊介紹。
這段被數字化的水泥路,程樟柱一走就是51年,從一個英姿颯爽的青年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紀念館的院落里整齊潔凈,花草樹木修剪有致,四個不大的展廳,有序陳列著有關方志敏烈士的各種紀念物品。程樟柱長期駐守于此,以館為家,到處收集革命文物,自費整修維護,兼任義務講解員,服務超過20萬人次。
“方志敏值得我守護一輩子。”程樟柱說。
堅守心中“可愛的中國”
“從眼睛患病開始,國家為我花費了那么多精力,幫我治病,安排工作,為我請護工,我卻沒有為國家做出任何實質的貢獻?!背陶林撵屓寺犞行┬奶邸?/p>
“我想去世后,只要有用的器官,都捐獻出來,或許可以救助一些生命?!痹诎雮€世紀的堅守過后,這是一個暮年的傷殘老兵想給社會的最后一份回報。
1964年,程樟柱在部隊時意外負傷,導致左眼徹底失明,右眼視力降為0.04。退伍后,他婉拒了部隊提供的療養待遇,回到江西德興老家,來到離家30余公里外的龍頭山革命烈士紀念館,從此便在這里安了“家”。
負傷退伍回家,本應好好休養,卻選擇駐守革命烈士紀念館,程樟柱說,是因為方志敏給了他活下去的力量。在眼睛剛失明的那段日子里,年輕的程樟柱一遍遍叩問自己“為什么?”“怎么辦?”他一度想到了死亡。
“愈艱苦,愈奮斗!愈奮斗,愈快樂!”方志敏的老家弋陽和程樟柱的家鄉德興都屬于上饒市,從小讀方志敏文集的他,每每心情低落,就會想到這句話。
在程樟柱看來,方志敏對“可愛的中國”的期許,是放在任何時候都彌足珍貴的精神,而守衛烈士英靈,是他向自己許下的承諾。
軍歌驅散寂寞
“當年這里只有一座破敗的房子和8張照片,四周到處都是垃圾,根本不像一個紀念館?!背陶林鶆倎頃r,紀念館還不是現在這番景象。因為一生都癡愛綠色,他種下了樟樹、羅漢松等常青樹。他在院里拔草,右手被毒蛇咬了一口,腫脹難忍,幸虧救治及時,撿回一條命;為了買木材修繕紀念館東奔西走,險些跌落十幾米高的巖壁……經過幾番修整,紀念館初具規模,2001年,還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為了豐富館藏,他還走村串戶收集珍貴資料和展品,幾乎訪遍了德興所有的老紅軍。一次,他碰到一位和方志敏出生入死的紅軍戰士。“那位從敵人手中逃脫的老紅軍,臉上有兩寸多寬兩寸多長的疤,皮都被敵人打掉了。摸到他的手,好深一條槽啊,是敵人用手銬銬的?!背陶林鄯簻I花,哽咽無言。
“一直覺得對不起老伴和三個兒子?!奔词狗昴赀^節,程樟柱也很少回家。紀念館周遭人煙稀少,鄉間荒野的寂靜要比失明帶來的黑暗更可怕。他靠唱軍歌給自己壯膽。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
程樟柱說,嘹亮的軍歌帶給他力量,也驅散內心的孤寂。
收音機承載中國夢
“方志敏被捕遭到搜查時,敵人十分驚訝。”在紀念館的展廳里,程樟柱向龍頭山中心小學的學生們做講解。“像他這樣重要的領導干部,身上除了一塊舊表和一支自來水筆外,竟然什么值錢的東西都沒有?!?/p>
這個“清貧”的故事,程樟柱經常向聽眾講解。對于方志敏的種種事跡,他早已如數家珍。來聽講解的人,遇上投緣的,程樟柱能講上一整天。他的講解總能引人入勝?!爸袊鴫簟薄靶聲r代”這些新概念新內容被他融入講解詞,輔之以具體事例?!芭c時俱進”“生動鮮活”“深入人心”……聽眾們自有評論。
收音機幫助程樟柱了解外界事物,50年間,程樟柱已經用壞了十多臺。
程樟柱接收新事物的主要工具是收音機?!翱偣猜爥牧?3臺收音機,新近又買了1臺?!彼嗣褡永锏囊慌攀找魴C,拿出靠近外側的一臺,幾秒鐘就調出了一個聲音清晰的頻道。
2019年是方志敏誕辰120周年。
7月,在烈士陵園,程樟柱手捧一簇菊花,在兒子的攙扶下,慢慢拾級而上。
“方志敏烈士,今年是您誕辰120周年,我特此給您獻花,給您鞠躬!”
“我一個殘疾人,入黨不能為黨分憂,不能為民謀利。我感到內疚慚愧?!?/p>
“今天站在您墓面前,您給我勇氣,我向黨提出申請,請黨接收我成為共產黨員,這是我一生的追求!”
程樟柱一生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德興市委組織部曾多次找到他,希望吸收他入黨,卻都被老人以“不能為黨分憂”為由婉拒。直到今年在方志敏的墓前,程樟柱才說出了他一輩子的心愿。
烈日當空,他身穿紅軍服,頭戴紅軍帽,久久地佇立在墓前,筆直得像一桿老槍。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