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洋美村,就是要誠心誠意,竭盡所能為鄉親們辦實事、辦好事,團結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共奔小康生活。以后大家有什么困難和問題,無論大小事都可以來找我。”這是省殘聯計財部部長吳江龍到陸豐市甲東鎮洋美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的第一天,在村委會議上樸實的表白。
此后的700多天,吳江龍扎根扶貧一線。脫貧攻堅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重點民生工程,這項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然而,他不忘初心,攻堅克難,以一份份沉甸甸的工作成果,兌現了一名扶貧干部的承諾。
摸清村情了解民意
圖為吳江龍走訪貧困戶。
洋美村位于陸豐最東南部,距陸豐市區30多公里,離鎮政府6公里,全村共轄3個自然村,1900多戶11000多人。全村共有29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625貧困人口,是典型的省定貧困村。
要解決問題,就要先摸清底數。2018年12月,吳江龍一到村上,就立刻與村黨委書記對接召開班子成員座談會,對村情進行了解掌握,隨后又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查看路、溝、渠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他白天處理村務,晚上走村串巷,深入全村建檔立卡戶及一些老黨員、老干部家中,詳細了解村的經濟發展和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那段時間,他每天至少走訪15戶,普訪全村重點戶,遍訪290戶貧困戶,詳細了解貧困戶住房、就業、種養、子女入學、健康狀況、人員變動以及存在的困難情況,收集戶籍材料,補充完善貧困戶檔案,逐戶發放《工作聯系卡》和《政策明白卡》,為自己接下來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無數次的調研論證,吳江龍很快就使扶貧隊和村“兩委”形成共識,確定了以政策兜底、就業幫扶、項目引領、民生工程、環境改善為主要內容的扶貧工作“主體思路”,并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扶貧的“一號工程”。
著眼長遠謀劃發展
精準脫貧關鍵要精準幫扶。洋美村黨委書記陳振華說,吳江龍對每戶貧困戶事無巨細都寫在本子、記在心里。夜晚漆黑的鄉間路上,村民總能遇到他去貧困戶走訪,然后倚著若有若無的星光返回村部的宿舍。
扶貧兩年來,吳江龍帶領扶貧工作隊與村“兩委”成員一起,采取“五加二、白加黑、雨加晴”的工作方式,從群眾關心的小事入手,落實各項惠農政策,為村民脫貧致富出謀劃策。
村民老陳家因殘疾醫療負擔重,導致交不起兒子的學費,他兒子可能再次輟學。吳江龍趕在那年臘月二十八去到他家,告訴他,經過多方努力,已幫他兒子成功領取了救助金,年后可以安心繼續上學了……開學第一天,吳江龍如往常一樣去接一級殘疾貧困戶陳列9歲的女兒去學校……
一疊疊脫貧資料、一扎扎幫扶手冊,扶貧日記換了一本又一本,貧困戶的家中走了一趟又一趟。在吳江龍駐村工作記錄本上,詳細地記著村里的大事小情。到洋美村擔任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長以來,他先后幫助25戶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家庭納入低保、五保;幫助57名生活困難、重度殘疾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幫助1625貧困人口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大病救助;幫助全村396名貧困戶子女發放補助、獎勵。同時,和村干部一同努力,完成危房改造12戶,房屋補修13戶;推進6個微小項目和1個中央資金項目的建設,有力改善環境;推進光伏發電項目、農貿市場項目、洋美澳路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改善民生,成效明顯。
洋美村的黨員干部都這樣評價吳江龍,“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過程很曲折,結果很圓滿。”因為如今,他們村的290戶貧困戶,在吳江龍暖人心、聚人心的積極幫扶下,都已全部實現“八有”……
面對困難從不退卻
吳江龍充分發揮第一書記示范引領作用,指導村黨組織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活動等黨建基本制度,幫助村夯實黨建基礎,建強組織堡壘,凝聚發展力量,為洋美村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去年疫情期間,吳江龍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壓實駐村工作職責,帶領扶貧工作隊當好防疫的排頭兵,全力配合當地黨委、政府做好洋美村的疫情防控工作。
吳江龍老家在鄰縣惠來縣,與洋美村相距也就30多公里路程。為應對疫情,他主動放棄春節休息,依然堅守崗位,組織扶貧工作隊員和村黨員干部組成檢查工作隊,在兩處村口交界處設置檢查崗,每天檢查人員近千次。他多次強調村黨員干部要積極發揮表率作用,在抗疫一線當先鋒、作表率,并帶頭做好政策宣講,防范人員群聚、杜絕疫情傳播風險。吳江龍還組織全村黨員干部積極開展村莊清潔工作,積極引導村民開展垃圾分類,防止風險傳播;嚴格落實報告制度,對抗疫有關情況及時進行匯總和上報;第一時間通過各方力量籌措物資,給村民贈送口罩、消毒液、溫度計等急缺物資,確保抗疫保障到位。
疫情期間,洋美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在吳江龍帶頭下進一步得到加強,黨員黨性得到錘煉,全村確保了安全。
咬緊牙關帶頭苦干
圖為疫情期間,吳江龍與村干部堅守在村口檢查點開展防疫工作。
“吳書記,唐厝村的那個老人又生病了!”
“吳書記,你自己也要保重身體啊!”
每天,村民們都會這樣熱情地給吳江龍打電話。
一個電話一條線,線上聽困難線下忙幫扶。駐村扶貧兩年來,吳江龍像老朋友一樣,與貧困戶拉家常,關心他們的生活,傳遞正能量。逢年過節提上糧油物資,送上政府慰問金,真扶貧、扶真貧。他說,入黨時宣誓,對黨忠誠,積極工作,就是初心;黨給予信任更要干好扶貧工作,達到精準脫貧,就是向黨交的一份滿意答卷。
吳江龍家中母親還健在。他雖然在相距30多公里處的洋美村扶貧,走過千家萬戶,但他自己卻很少回家。他說,脫貧任務還沒完成,不能天天去圍著“小家”,自己的母親、愛人、小孩會理解他。扶貧期間,他愛人住院做手術、女兒參加高考,他都有心無力,幫助有限……
駐村的日子向前流。由于扶貧工作任務重、壓力大,2019年6月份,吳江龍突然出現了心臟早搏,但他心系崗位,只是堅持服藥,自行克服。去年7月,在解決扶貧難點問題的重要關頭,他的腰椎間盤突出的舊疾復發,行動不便、疼痛難忍。但他硬是咬牙堅持,參與問題解決全過程。后來病情加劇,同志們只好叫來救護車將他急送廣州治療……
住院期間,單位領導找他談話,考慮到他的身體和家庭情況,準備讓人接替他的工作。他一聽立馬表示,脫貧任務一天不完成,他決不離開崗位,一定會戰斗到任務完成的那一刻。
兩年多的扶貧工作,吳江龍落實到位的扶貧資金有590多萬元,但他從沒有接受過村里一次“感謝式”宴請。住院期間,群眾自發要求去看望他,他和他愛人都全部謝絕了……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