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總書記,我激動地哽咽了,完全說不出話,眼睛也濕潤了,還忍不住流下淚來。”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向他們表示誠摯問候和熱烈祝賀。
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的佛山市南海區西樵中心小學科研主任、特殊教育教師陳燕梅赴京參加有關表彰活動,心情激動不已
陳燕梅在人民大會堂前留影
“總書記一走進來,就親切地向我們揮手,我們也以熱烈的掌聲向他致敬,大家還紛紛向總書記問好。本來我也跟身邊的獲獎者提議,當總書記走到我們面前時我們一起說‘總書記好’!一看到總書記,我激動不已。”陳燕梅說,表彰活動一整天她都沉浸在激動與感動的情緒中。
在5日下午舉行的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座談會上,她聆聽了全國道德模范代表的事跡,比如有“生命擺渡人”之稱的湖北快遞小哥汪勇,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把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放在心上,特級航天員景海鵬三次上太空心中的信念是“讓五星紅旗在太空上高高飄揚”,他們高尚情操都讓陳燕梅深受感動,“接受了一場精神的洗禮”。
“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從來沒想到能獲得如此高榮譽,十分意外也十分榮幸。”談到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陳燕梅表示,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回到佛山,她要貫徹落實此次座談會精神,努力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用自己和其他道德模范的事跡教育人、鼓舞人、引領人。在實際工作中,繼續堅持特殊教育的融合理念,提升普特共融團隊能力、培養鍛造更專業的隊伍。同時進一步繼續擴大社會各界對特殊人群的接納、關愛、尊重的宣導,呼吁更多人參與到特殊教育事業和關愛特殊人群當中來。
“天使媽媽”陳燕梅
陳燕梅被譽為為折翼兒童修補翅膀的“天使媽媽”。2004年5月,她的雙胞胎女兒降生,兩個新生命卻因先天性視網膜病變導致雙目失明。17年來,陳燕梅堅強樂觀,勇于直面殘酷的現實,不去抱怨命運的不公。她說:“孩子如要得到快樂就必須要走進社會,去與更多人接觸,認識更多的朋友。”在陳燕梅看來,只有當女兒真正與這個社會融合才能夠得到快樂。
在她的堅持鼓勵和精心教導下,姐妹倆不僅生活能夠自理,性格活波開朗,還多才多藝,曾獲得廣東省器樂大賽古箏演奏一等獎、廣東省詩歌散文朗誦一等獎。2016年,參加郎朗音樂會琴童選拔賽成功晉級,得到了著名鋼琴家郎朗獎勵一架鋼琴。2020年中考,她們成功考入了廣州啟明學校校本部普通高中班。
陳燕梅與女兒合照
為幫助更多特殊兒童走入社會,2012年,陳燕梅毅然從普通班的語文老師轉任到特殊教育崗位。
副校長張麗英回憶稱:“陳燕梅剛接手這個工作時就像一張白紙,但是她的敬業精神令我很感動。她不僅積極去學習特殊教育知識和接受相關專業的培訓,還把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其他老師,讓他們一起幫助這些特殊的學生。”
在特殊教育工作中,陳燕梅始終堅持“融合”的方式。她在學校組建普特共融團隊,與其他老師和社會志愿者等一同開展特教班與普通班學生的融合活動,實現融合教育。“現在,我們會舉辦許多融合活動,比如文藝晚會、親子交流活動等等,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一場,讓特教班的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不同的人。”陳燕梅說。在她的努力下,西樵鎮第一小學已經在全校范圍開展了“融合教育”,一些特教班孩子能夠接受的科目,陳燕梅會安排他們到普通班中學習,有個別能夠在普通班學習的“特殊孩子”也會盡量讓他們留在普通班學習。
陳燕梅和特殊班的學生上課
在她的努力推動下,西樵中心小學特教班從最初的1個班5名學生發展到現在的2個班22名學生,西樵鎮的特教力量從1名教師發展到現在有100人的關愛特殊兒童團隊。多年來,陳燕梅曾先后獲評2017年“廣東好人”、2018年“中國好人”、2018年佛山“最美助殘人”、2021年“全國最美家庭”等榮譽。
親友同事眼中的她
得知陳燕梅獲獎的喜訊,她的親友同事也紛紛送上祝福。
“你是好樣的!”陳燕梅丈夫陳錦鋒說,陳燕梅是一位好媽媽、賢淑的妻子、敬業的老師,她率先從雙胞胎女兒的不幸中振作起來,不厭其煩地耐心教導女兒們,為了幫她們學習自己也練起來鋼琴、盲文等等。很多時候看到她帶孩子們練琴很辛苦,以為她們會放棄了,但最終她們還是堅持下來。在他眼中妻子做事執著,工作敬業,她還常常在下班后去家訪,或者通過電話,耐心地跟家長溝通、解決難題,讓他也感到敬佩和驕傲。
2016年,普通學校的特教班在全國都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各類資源相比特殊教育學校都不足。陳燕梅的同事洪錫如當時剛從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理想的崗位是特殊教育學校。偶然得知西樵鎮中心小學特教班招收臨聘教師后,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打了咨詢電話。“記得接我電話的就是陳燕梅老師,我們聊了10多分鐘,我當時就心動了,知道這個崗位不是隨便找一個老師,過來24小時好像保姆一樣看著一班孩子。”洪錫如說,陳燕梅老師普特共融的理念是走在全省前沿的,后來自己來到學校教學,陳燕梅老師作為領導,放手給予她平臺和機會進行各種教學嘗試、參加培訓,在實際工作中引領鼓勵她走在特教道路上。她覺得陳燕梅老師樂觀、積極向上,非常具有感染人的特質。
學生家長羅女士用“積極陽光、善良有愛、無私奉獻”三個詞形容陳燕梅。羅女士說,陳燕梅老師對待特殊的孩子,始終給予最舒適的溫度,視如己出。總是以最大的廣度為特殊孩子爭取福利,倡導接納與理解特殊孩子,制造他們融入社會的機會。她希望陳老師的精神可以“以點帶面”影響更多的人,讓更多人關注參與到特殊兒童的教育中來,為創造和諧平穩共存的社會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從特殊孩子的媽媽到助殘人士,陳燕梅用自己的經歷和故事感動著每一個特殊家庭,也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幫助了許多特殊孩子和他們的家庭。
“有人問我付出了這么多卻沒什么收獲時,我都會跟他們講這些特殊的孩子雖然學習效率很慢,時間很長,但只要有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我都覺得值得。因為我始終相信,這些特殊的孩子總有一天會學會如何踏入這個社會。”陳燕梅說。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