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全國助殘日還有約10天時間,廣州接連出現殘障人士利好消息。廣州市智障人士就業將有全程“陪護”,越秀區更是在全國率先推出殘障人士生命周期全程服務——越秀區戶籍的殘障人士,只要在生活工作上需要辦理相關政府業務,都可以通過電子化完成,這項服務將持續到他(她)的生命終結。
兩個“全程”,透射了廣州對于殘障人士這一群體的關愛與呵護。有道是,對殘障人士的態度,衡量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接連出臺“暖心”服務,從健康、教育、就業多角度,提供陪護協助、網格化、云檔案全方位服務,體現了廣州對殘障人士更務實、更貼心的服務理念。
為更好地服務殘障人士,近年來,廣州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僅為殘障人士提供健康康復、學習教育服務,還努力推動殘障人士就業創業。2012年《廣州市扶持社會福利企業發展促進安置殘障人士就業的意見》,從財政支持、稅費減免、社會幫扶等方面幫助殘障人士就業,還對安置廣州戶籍殘障人士的企業給予獎勵;2013年廣州地稅局《關于殘障人士促進就業創業地方稅(費)優惠政策》,加大對殘障人士創業的稅收優惠和補貼照顧;去年,《廣州市按比例安排殘障人士就業辦法》明確,殘障人士就業將同工同酬,工資不低于最低工資標準。
此番兩個“全程”,更是將殘障人士服務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準,從側面反映了廣州將關切民生落到實處,也顯現了廣州殘障人士服務的三個特色:
一是放平視角。積極推動殘障人士走上就業崗位,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他們的建設力和創造力,本身就是一種能力認可和價值關懷。殘障人士的工作水準未必比普通人差,有一些工作他們甚至要做得比普通人更好,譬如當接線員的他們,工作態度和服務質量都更好,又如做手工勞動時,他們做出的禮品往往更精美,栽種的瓜果也不輸普通人。
二是關注細節。殘障人士尤其是智障人士的適應力需要培養和提升,捕捉到這一點,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由專業社工、心理咨詢師去協助他們適應工作崗位,顯然有利于他們往社會過渡。而越秀區的“云檔案”、網格化系統,將殘障人士政府業務辦理實現全程電子化,更是將“便利化”延伸到每一個細節。就拿辦證來說,健全人往返跑個幾趟都會嫌麻煩,更勿論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點下鼠標即可輕松辦理,對殘障人士的便利更是得到放大。
三是注重實效。每年增加逾千個殘障人士就業機會,殘障人士政務終身電子化辦理,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利好,不搞形式主義,不做面子工程,通過“陪護”、“生命周期服務”等身邊的項目,殘障人士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便利。
民生無小事。善待殘障人士,就是善待我們自己。創新殘障人士服務,須將實效放在第一位,這也是廣州夯實民生工作的基礎。共建共享幸福美麗廣州,離不開殘障人士的協同一心,他們是城市建設的參與者,也是發展成果的分享者。最新消息是,廣州正考慮建設殘障人士崗位預留制度,最遲到2017年,殘障人士將可進入公務員隊伍及事業單位崗位。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在“擠破頭”的公務員崗位上,看到殘障人士發光發熱的身影。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