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廣東“眾創杯”殘疾人公益賽復賽暨中山大學公益創業特訓營正式舉辦,歷經兩天的強化培訓后,從521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的88名選手將登上復賽舞臺,爭奪總決賽名額。晉級決賽的名單于28日在省殘聯官網、“眾創杯”大賽官網公布。
定制公益創業培訓課程助力選手晉級
公益創業特訓營立足于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優異的培訓師資,已連續舉辦兩屆,成為殘疾人公益賽的一個亮點。開營的目的在于幫助參賽選手掌握創業基礎知識,開拓創業思路,規避創業風險。今年的特訓營導師由管理學院任榮偉教授、方志遠博士和林景新博士擔任,量身定制開設的培訓課程有《創業商業計劃書撰寫》《創業路演及答辯技巧》《扶助殘公益創業的商業模式》等。通過近兩天的學習,參賽選手將在導師的精心指導下,基本掌握創業項目戰略定位與商業模式設計、商業計劃書撰寫、創業路演等知識與技能,提升個人自主創業能力和經營本領。
全國邀約組建百人評委導師團
為保證大賽權威性,大賽總執委會從全國范圍邀請近百名評委導師組成專家庫,助力殘疾人公益賽。他們的身份包括投資人、企業家,各大高校、職業院校專家,律政專家及公益人士等。評審時按照隨機抽取的原則,分階段服務于初賽、復賽和決賽各環節。復賽現場按企業組(自強類、助殘類)和團隊組(自強類、助殘類)分類設置4個賽場,每個賽場組織5名評委同時評分,并進行技術點評,針對項目價值、選手表現等進行分析,盡量讓選手在比賽之余有更多收獲。為保證比賽公正透明,賽場還設有仲裁委員以及公證員,在比賽期間定時巡視,監督比賽。
賽事組織突出創新、助殘特質
今年的公益賽在組織籌備上進一步突出創新特質。立項之初就對命題形式和內容提出了新要求,涌現出諸如數據分析處理、生物農業、科學技術、軟件互聯網等含金量高、市場前景大的項目,從而更有效地引領創業創新者,尤其是殘障人士刻苦鉆研新技術、掌握新技能,從簡單手工勞動向高技能領域邁進。助殘類項目更是涵蓋殘疾人輔助器具設計制造、就業培訓平臺搭建、康復項目開發、輔助性就業等,均密切貼近殘疾人需求,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今年參賽的88名選手中,包含有56名肢體、視力和聽力語言障礙的殘疾人,為做好賽事服務,保障選手順利參賽,組委會提供了無障礙車輛、手語翻譯、青年志愿者等助殘服務,為這些選手提供引導和幫助。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